首页 小说资讯

你只是不会表达小说 鲁西西全文阅读,你只是不会表达小说在线看

时间:2023-08-04 09:03:21分类:其它

新书推荐,你只是不会表达是由网络作家 鲁西西最新写的一本其它类小说,本文内容主要讲述了第三辑 丛林生存的心理攻略。

你只是不会表达从头甜到尾啊!会套路的小姐姐,情商低的小哥哥,彼此之间的相处与摩擦,很爱!

你只是不会表达 第4章精彩阅读

1.洞悉人性:别掉入朋友的陷阱

  有朋友对我诉苦:鲁西西,我好生气啊!

  两天前,我发现一个我视为最好朋友的人,竟然在别人那里将我贬得一文不值,对别人说我人品差。可是她一边说着我的坏话,一边又与我亲密无间。这到底是为什么?

  其实,症结就在于太“亲密无间”。

  谁没干过几件见不得光的事呢?有些朋友在一起久了,难免会互相心生鄙视的。因为关系好,没有掩饰的必要,于是,彼此大咧咧地交换秘密,以便关系亲上加亲,从此——你知道我考试作过弊,我知道你谈恋爱劈过腿。甚至,你知道我偷过舍友的口红,我知道你去夜店鬼混过。

  《奇葩说》里有人发表过这样的言论,大意是:最好的友谊,就是彼此见过对方最不堪的一面——大家一起做坏事、糗事,才能成为真正的好姐妹、铁哥们!

  这是对友情的误读。

  在这世界上,没有一个朋友会对你的不堪和阴暗无条件地接纳和包容。知道你不道德,还没有在心里偷偷鄙视你,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她在人品上有过之而无不及;二是她是你妈。

  有一个曾经和我关系不错的朋友,某一次她得意地对我说:“买了一瓶爽肤水,不好用,于是我掺了自来水冒充成全新的,转让给了我另一个朋友。”

  她对我如此坦白,是相信我不会因此指责她,更不会去揭发她。但是我心里很明白,我此后难以再信任她了。

  而我的另一个朋友,则向我吐槽过,他非常看不起他某个好朋友的一种行为:她明明不缺钱,可每次去吃自助餐都要顺手牵羊,偷拿餐厅的杯子和勺子,并且为此沾沾自喜。有一次,她还向他展示并炫耀:“我家所有勺子都来自吃过饭的餐厅。”

  在陌生人那里,人们会努力修饰自己的德行,可展示给朋友的往往是自己真实、丑陋的一面。

  你可能在朋友面前恶毒地诅咒过一个只与你发生过小摩擦的人,可能无意间信口说起自己一闪而过的阴暗念头,还有一些你做过的自以为无伤大雅,其实是损人利己的事——因为你很少会考虑,对方对你的坦白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你天真地以为,既然是最好的朋友,就应该全盘接受你的猥琐之处,还把自己的毫无保留当成是一种率真和不虚伪。

  好朋友重在坦诚,也许对方会谅解和包容你偶然的、小小的不道德。

  是的,他们不至于因为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和你绝交,但作为一个三观正常的人,就算因为其他方面的原因和你做了朋友,但是他本来就看不起的行为,并不会因为你们关系特别好就对你放宽尺度的啊!

  有些友谊会因为双方了解得过于深入而失去尊严,于是,彼此开始轻蔑了。

  人无完人,保持适当的距离,其实是最好的相处模式。万万不要苛求别人一定要知道你所有的缺点还能和你做朋友,才说明他是真朋友——你根本不知道的是,对方是不是一边嫌弃你,一边忍着恶心跟你交往呢。

  有人过分称颂泛滥之交,以为两个朋友曾经一起偷鸡摸狗了,彼此有了利益相关的秘密,更能证明友谊的忠贞和坚固。

  不不不,无论你们一起做过多少坏事,都不能证明什么。否则,最伟大的友谊岂不是要产生在杀人犯、抢劫犯的共犯之间?

  你俩一起打过群架也好,偷过东西也罢,只能说明你们是两个不道德、没底线的人。两个坏人加在一起,友谊可能是定时炸弹,他在别的事上不道德、没底线,随时也可能这么对付你。然后,有一天你们一起交换过的秘密,彼此熟知的人格污点,一旦翻脸就成了互撕的工具。

  最好的友谊,绝不是同流合污,而是高山流水——你由衷欣赏我的为人,我由衷仰慕你的人品。如果做不到,就停在彼此看上去很美的距离吧!

  古人云:“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2.不忍耐,不强求

  有一次,我在一篇文章末尾请求大家帮我转发我微信公众号上的文章。

  为我审核文章的美女编辑好心提醒我:你在公众号说这样的话,可能会引起一些人的反感。我回答她,不要紧。

  我知道有些话是会引起一些人反感的。每当我推送一些颇具争议性的观点,或言辞过于犀利的时候,后台哗啦啦掉粉的数据已经清楚地告诉我,有些人在以离场的方式向我表达他们的反感。

  我一直在寻找和尝试公众号的写作方向,所以,关注我的人会看到各种风格的文章,但我一直坚持的宗旨是:保持对自己内心的诚实。

  我写的每个字,都是我当下真实的想法,那就是:如果我是个榴莲,我所做的尝试不过是想把自己变成榴莲班戟、榴莲千层或者榴莲酥……

  我不会因为有人不喜欢榴莲就把自己伪装成苹果,哪怕喜欢苹果的人比榴莲多得多,哪怕榴莲的味道会让一些人深恶痛绝。

  因为,倘若我为了迎合不喜欢我的人,而刻意去掉榴莲的特点,那样做的结果是,不仅会令我失去原本喜欢榴莲的人,也让我取悦不了喜欢苹果的人。

  所以,当我在文章末尾表达希望大家替我转发文章的想法后,第二天我看那篇文章的转发数据,往往就会比较高。这说明了什么?

  一个人表达真实的意愿,可能会引起一部分人反感,但却会换来更多人的支持。因为,更多的人其实是善良又被动的。至于那些会因为我的一句话而产生反感的人,也不是说他们不善良,只是想法和我不同罢了。

  我知道,无论我有没有明确表达请大家帮我转发文章的意思,他们都不会给我转发的。即使他们在此处对我不反感,也将在别处反感。

  这是我年近30岁时的领悟。

  曾经,我把太多时间花在不喜欢自己的人身上。比如发一个帖子,有99个人说:我喜欢。可能我们在意的偏偏是那一个骂你的人——花时间试图去解释、去反驳,期望能扭转他的看法,却无意间忽略了、怠慢了真正喜欢你、对你好的那99个人。

  比如,有人想离开,我们会误会这是自己的失败,会千方百计地想去挽留,而看不到身边真正肯定自己和对自己好的人。

  过分重视不喜欢你的人的看法,过分轻视喜欢你的人的看法,是我们经常犯的错误。这样做会让我们很累,会永远吃力不讨好。

  就像那个父子骑驴的故事。

  从前,有对父子赶着一头驴进城去。路上有人笑话他们:“真笨,为什么不骑驴进城呢?”于是,父亲让儿子骑上了驴。走了不长时间,又有人说:“不孝的儿子,居然让父亲走路,自己骑驴。”

  父亲赶紧让儿子下来,自己骑上驴。又走一会儿,有人说:“这个父亲真狠心,居然让孩子走路,也不怕累着孩子。”父亲连忙让儿子也骑上驴,心想:这回总算满足所有人了。

  但又有人说:“两人都骑驴,还不把驴压死啊。”于是,父子俩又下来了,并且绑起驴的四条腿,用棍子抬着驴走。但他们在经过一座桥时,驴挣扎了一下,掉到河里淹死了。

  有一天你会发现,原来在某些人眼里,你怎么做都是错的,你怎么改变都无法讨好他——你热情,他觉得你虚伪;你冷漠,他觉得你势利;你笑,说你假;你哭,说你烦;你最好去死,你死了——他都嫌你死的姿势不对。

  就像一只榴莲,怎么长都臭不可闻,你要为它去改变自己的喜好的话,就会像上述故事的父子一样愚不可及。所以,我们要为自己是榴莲而难过、自卑、掩饰和改变吗?不,榴莲比苹果高贵得多,哪怕有很多人不喜欢。

  因此,你又何必在意呢,何不去寻找那些天生就觉得你是香的人?

  当我学会了顺势,我发现,要取悦本来就喜欢自己的人,容易和顺利多了。人生苦短,我没有时间再去关心和照顾那些不喜欢自己的人了。

3.别让“短视”害了你

  

  不喜欢赞美,热衷于批评,是一部分中国人的通病。因为在我们的文化氛围里,讲好话(过于耿直)的会被过分打压,讲坏话(溜须拍马)的会被过分拔高。就像电视剧里演的忠臣,大多忠厚耿直;只有奸臣,才圆滑世故。

  人们总以为,口蜜腹剑的是坏人,刀子嘴豆腐心的是好人——不会说话的人被歌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不说好听的话的人被肯定,“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我们在童年时极少被赞美,因为我们的大人大多笃信:赞美使人骄傲,批评使人进步。所以,为了我们好,我们经常挨骂。在这样的氛围里长大,我们也成为了一个“忠臣”,任何时候都直言敢谏。

  于是,我们根深蒂固地相信,对一个人的关怀、帮助,需要用批评来表达。

  于是,我们深信不疑地以为,说一些让别人不高兴的话,能体现一个人正直的品格。

  于是,我们无可置疑地断定,那些甜言蜜语,必定来自老奸巨猾和别有用心之人。

  久而久之,我们越来越善于批评,总是一眼就能发现别人的错误和不足,却往往忽略了别人的优点。即使发现了别人的优点,我们也会羞于启齿,不太好意思表达自己的欣赏;即使我们逐渐认识到,赞美别人是一种社交需要。

  不过,在现实中,要你贸然开口去赞美一下不那么熟的领导或同事,还是很难。有时候话还没出口,自己先脸红了——我们怕自己一赞美别人,就会被当作别有用心的人,就会沦为爱拍马屁的虚伪小人。

  分享一个在微信上看到的小故事:

  董事长在黑板上做了四道题:2+2=4;4+4=8;8+8=16;9+9=20。员工纷纷说道:“老板,最后一道题你算错了。”

  董事长转过身来,慢慢地说道:“是的,大家看得很清楚,这道题是算错了。可是我算对了前面三道,为什么没有人夸奖我,而只是看到了我算错的这一道呢?”

  这正是人们的思维惯性所致,员工并不是没有看到做对的三道题,只是他们下意识地认为,提示错误是旁观者的义务,是对董事长最好、最有帮助的方式。

  生活中的我们,不也是这样做的吗?

  家人做了一桌好饭,我们品尝之后只说一句汤太咸了——却忘记去赞美那些做得很好吃的菜。

  朋友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来见我们,我们皱眉头说,“你这双鞋子的颜色真难看”——却忽略了她的上衣、裤子、包包,搭配得很不错。

  我们看到一篇很有趣的故事,看完之后,会无比冷静地在下面的评论里提醒作者——你这个故事有一个小漏洞。

  因为朋友做错了一件事,我们与之反目,耿耿于怀地否定了他的全部——却忘记了他为人善良且忠诚,曾经为我们做过一百件好事。

  我们的眼睛只关注别人做错的那一道题,却忽略了做对的三道题。这并不是我们存心想让别人不高兴,只是因为,我们也会像故事里的员工那样误会别人:只有诚实地提示错误才是为对方好,给对方帮助;只有提出逆耳忠言,才是我们为人的真诚和正直。

  我们从来不曾认真地问过自己,对方是否需要这种好意和帮助?为什么明明自己也不喜欢被批评,却会偏执地相信,批评才是对别人最好的帮助?

  想要成为一个擅长说话的人,首先需要学习的不是说话技巧,而是在心态上摒除对于说话的误解和偏见。对待别人真正公平的方式,不应该是仅批评别人的错——如果这样去想,你就会发现,去肯定别人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

  每当你想要指出别人的某一处错误时,请先找出他做对了的事。

4.提高情商就这么简单

  微信上有读者对我说:看了你的文章,觉得你是情商很高的人呢!

  啊,这真是个天大的误会。

  我是个文人嘛,而文人通常都是多心的。多心的人,因为轻易就能感知别人的弦外之音,很容易令自己不快——很多时候一触即发、一点即燃,就杠上了。要不然,你说我如此剽悍的文风从何而来?就是以前在网上和人家论战,练的呀!

  知乎上曾经有这样一个问题:什么素质是读多少书都学不来的?

  我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我认为是钝感。

  钝感,真的是我这种敏感的人,一生可望而不可即的素质啊!

  我举一个例子:有一段时间,我在看房子,接触了一个做房产中介的帅哥。他很聪明,就是太敏感了——我只不过问他一些关于行情的问题,比如房价会不会跌啊?楼上那套房子比你推荐的那套房子的户型更有性价比吧?他就有点被激怒了。

  他不是不专业,但是会强行压制自己的情绪,努力让不悦不表露出来。但作为他的顾客,我也是敏感的人,所以他在压制自己情绪的时候,我还是感受到了。我会因为他对我不悦而感到不悦,也不想再和他多沟通。

  有一天,看到他发了一段话在朋友圈:忍,就是把不该说的话吞下去。

  我回复他:你很努力,虽然有意识让自己忍,可是你太敏感了,做销售太敏感的人是很辛苦的。只有那些钝感的人根本不需要经历“忍”这个过程,因为他们感觉不到需要忍的东西。

  后来我遇到另一个房产中介小哥,他就比较钝感,无论别人问他什么问题,他都乐呵呵地回应。

  钝感的人,不容易感知别人的对立情绪乃至敌意,所以不容易因为别人的语言和神色影响到自己的情绪,别人与他沟通的过程比较愉快,他自己也会比较愉快。对于做销售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性格优点。

  怎么办?难道我们这些天性敏感的人,就注定要待在低情商的泥潭里无法自拔吗?

  我看到一些写情商的文章,比如有一篇《情商高就是心里放着别人》,我觉得作者讲得很有道理。她说,情商就是要把别人放在心上,要关心别人,处处以人为先,比如点菜要点别人爱吃的,行事要迁就自己从而让别人方便、舒服……

  其实,这些道理大家也不是不懂,但有人就是做不到——不是不知道怎么做,只是根本不愿意这么做。

  处处为别人着想,处处以人为先,什么都要别人先舒服了,稍微有点自私的人就会想:这不是学雷锋吗?如果情商高是要把自己搞得这么累,让自己吃亏,那我要高情商干吗呢?

  倒是一位网友的话,与我一拍即合:情商高,就是以最大善意解读对方的话。善意解读就是:过滤掉对方言语的恶意(很可能本身就没有恶意,是你自己误读),尽可能地放大对方的善意。

  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接地气的提高情商的途径。

  比如,我在论坛上发了一篇文章,一片赞扬声中,难免会有人看我不顺眼,嗒嗒嗒地敲了几百字找碴儿、挑刺,把我从人品到文章贬个一文不值。

  通常情况下,我也会敲上几百字:让他去死,让他生不如死。然而,当我开始愿意用善意解读他——

  嗯,这个人勤劳地打几百字评价我,他为我付出了时间和力气,他自己也没得到实际好处,他的行为却提高了我文章的热度。而他批评我,实际上也不是因为真和我有仇——有些网友喜欢严苛地批评别人的不足,其实是出于内心深处对真善美的追求和正义感,也不失为赤子之心。

  这样一想,我的心情就愉悦多了,也完全能够理解他了,于是能愉快地面对他的批评——我绝对不是装出来的啊!

  如果没有首先扭转自己的内心,强迫自己忍,一边又在心里死命地腹诽对方,这种假情假意的高情商我是特别不赞成的。虽然好像不得罪别人,但是非常得罪自己啊,把想说的话硬吞下去——那种感觉,会把自己活生生憋出癌症来的!

  因为我是从内心真正理解对方的善意的,所以,我会先对他的关注和批评表示感谢,然后指出他批评的某些方面是正确的,并且真诚地赞美和祝福他。

  对方原本敌意四射、杀气腾腾,被我这么回复突然就愣住了,回过神来,也开始赞美和祝福我了。

  那一刻,我充分地理解了“不战而屈人之兵”这句话的智慧和真意。

  好吧,我们继续来解读。

  “你这个包包太丑了,你这个人的品位太差了。”

  在内心解读:这个人不惜得罪我也要对我说出真相,身边还是要有一些这样的朋友。

  所以,你要回答:“你对我是真诚的,也只有你一个人愿意这样对我讲真话,不然,我永远不知道这个包包丑啊!”

  “你写的什么低俗文章?这就是你对写作的追求吗?”

  在内心解读:虽然他直言不讳地批评我,但是对文字有高尚追求和审美的读者其实还是非常难得,并且值得尊敬。

  所以,你要回答:“不好意思,辜负你的期望了。也许我水平很一般,但是我会努力的,希望有一天写出来的文章能有幸被你喜欢。”

  你这么一回答,对方反而觉得难堪,会反省自己的言语是否过于尖锐。

  事实上,大多数人不会这么直接,他们通常都是很隐讳地鄙视你,或者根本没有鄙视你而是你自己误会了,这时候更需要善意地解读——思维方式一转换,突然之间好像不再受别人的言语影响,就能够愉快地和别人聊天了。

  原来,做个敏感的人,也是可以提高情商的。

  想起一个段位更高的朋友,她从来都是和前任和平分手的——即使是在对方劈腿的情况下,她也要一往情深地讲一讲孙燕姿所唱《开始懂了》的歌词:相信你只是怕伤害我,不是骗我。

  朋友说:“我不是要原谅他,我只是要让他内疚一辈子。”于是,她每位前任至今都对她鞍前马后的。

  记住啦,不战而屈人之兵啊!

5.把话题“抛”给对方

  其实,我是一个很不会聊天的人。但我不会聊天的原因,不是因为我口才不好。

  有的时候,可能是因为自以为口才太好了,聊天的时候常常一秒钟就能让对方炸起来。因为我太想要炫技了,总是第一时间精准地踩到对方的痛处,让对方很不开心——我当时还觉得很开心。

  好几年前,一个饭局上,除了嫁出去但在其他方面惨不忍睹的八婆又开始当众对我居高临下扔炸弹:“你看你看,怎么还不找对象,你再不找,马上就成老姑娘了!”

  那段时间我被催婚催得快疯了,于是我抬起头,一本正经又郑重其事地叹了一口气:“其实我不想这样的,只是在这件事情上,我我我,我是有阴影的……”

  我楚楚可怜,似有难言之隐,这引起了大伙的关注。一桌人停下筷子,把目光转向我,期待我接下来会如何分解。

  “我也想结婚啊,可是我好怕,我好怕结了婚要生孩子——我好怕生女儿会像你这样,遇人不淑,婚后连件像样的衣服都买不起;我好怕生儿子会像你老公那样,到现在还没找到工作,至今仍在啃老。我一想到这个呀,就不敢结婚了!”

  对方顿时面红耳赤,无言以对,估计她很长时间内都不会有催别人结婚的勇气了。

  我赢了吗?是啊,当时我真的以为我赢了——利用自己的职业优势,在文字游戏中见神杀神、见佛杀佛,所向披靡,我觉得真是愉快极了。

  直到有一天,我在书上看到一个故事,让我对聊天这件事有了全新的认识。

  故事的主人公,估计大家都知道,就是大名鼎鼎的成功学大师卡耐基:有一天,卡耐基要去见一个性格孤僻的小男孩。小男孩和卡耐基不熟,他们还存在巨大的年龄差,可以想象,二者之间根本不存在共同语言。

  结果,那天卡耐基和小男孩愉快地聊了一个多小时,自此,小男孩视卡耐基为最好的朋友。

  这位社交大师是如何做到与一个跟自己方方面面都完全不同的小男孩愉快地聊了一个多小时呢?原来,他在去见小男孩之前花了很多时间做功课:因为知道小男孩喜欢帆船,他特地去图书馆搜集了关于帆船方面的知识和话题。当他见到小男孩以后,就与小男孩谈论帆船的话题。

  这个故事让我非常震动,因为我突然发现:会聊天,其实和口才好坏、和身高胖瘦一毛钱关系都没有。会聊天,甚至不需要你多么幽默,多么有思想。

  会聊天,其实是一种慈悲心。像卡耐基这样一个大人物,他去见一个十几岁的小男孩,愿意花时间做那么多功课,去了解和学习对方的喜好。

  也许,你会说这没什么呀,如果你知道明天就要去见马云,你也愿意花一个晚上的时间读他的几本传记,了解一下他的喜好,研究一下自己说什么会让他更喜欢你。

  可是,重点在于,卡耐基明知道聊天对象是一个不重要的小孩子,是一个他取悦了并不会带给他任何实惠和好处的人,他也愿意令对方在与他聊天的过程中获得快乐——这是因为,他懂得聊天的真谛是一个“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过程。

  会聊天,也是一种牺牲,必须牺牲掉自己真正想聊的话题,克制自己的表达欲,去迁就一个自己可能不感兴趣但是对方会喜欢的话题。

  一个人愿意为自己的聊天对象贡献自己的时间和耳朵,牺牲自己的情绪去满足别人的情绪,这是一种以人为先的绅士风范。

  聊天并不是比赛,也没有输赢。

  聊天是一种给予,是带着温柔的慈悲心去给予一个人安慰与快乐。如果你怀着这样的聊天宗旨,聊天就会变得很简单。

  自从知道聊天的真谛以后,我开始学习克制,不让自己频繁地跟别人死命抬杠了。比如,QQ上八百年不聊的熟人突然冒出来问我:“最近怎样?”换了以前,我会骂他:“去死吧,你以为这么问,我会认为你是在关心我吗?你不过想从我这里收集一点不幸的小八卦,慰藉一下你乏味的人生好吗?”

  现在,我也会自黑一些自己不高兴的事让他高兴高兴:啊,工作太忙,工资太少,每天干活干得天昏地暗,还经常被老板骂……

6.我自善良,当有力量

  朋友发来QQ消息:“我离婚了。”

  我一时不知该如何安慰她,便说:“下班后我们一起去武汉广场,我请你吃香辣蟹。”

  朋友所在的单位和我的单位仅隔一条街,下班之后,她走路过来,然后我们一起等公交车。我从来没有在下班高峰期坐过公交车,挤车时我紧紧抓住她的手,才费力地挤上车。

  我于是感叹:“武汉的公交车好挤啊!”

  朋友说:“这还不是最挤的时候,最挤的时候,人的脸和身体都会被挤得贴在车窗上,像一张邮票。”

  说完,她还朝我做了一个被挤扁的动作。

  “哈哈哈。”我忍不住大笑。

  可是,我马上想起有什么不对劲,于是偷偷看了她一眼,发现她也在笑。她笑时嘴角牵强,神情无措……我知道,她是真的难过。

  我没有刻意去安慰她,一句也没有,而只是陪她一起将大堆的螃蟹五马分尸。

  那个秋夜,菊黄蟹肥,我们在食物里快意恩仇。

  吃完饭后,我们两个人手拉着手,在沉默中走了很长很长的路。我们走过广场,走过车来车往,走过黄鹤楼旁的月亮。

  走进人群熙熙攘攘的夜市,我们在一个摊子上发现了很漂亮的吊坠。我买了两个吊坠,把一个送给了她。然后,我们互相给对方戴上。

  “你戴着真漂亮!”“你也是,好漂亮!”我们彼此夸奖。

  返回的路上,我开始和她说起我老家一位邻居的故事:

  那是一个温柔的女子,因丈夫出轨而离婚。后来,她遇到了初中时的男同学,原来他还没结婚,那么多年一直都在暗恋着她。她离婚后,他开始不顾一切地追求她,然后两个人幸福地在一起了……

  “有时候,一个人历尽感情的波折,就是为了成全另一个人。”我说。

  她听了,眼神清亮地注视着我,认真地问道:“真的吗?我以后也可以吗?”

  那一刻,我肯定、坚定地回答她:“是的,你可以。”

  后来我回福建了,与这位朋友很久都没有再联系。

  有一天,她突然从QQ里冒出来,像是特地为了告诉我故事的结局:她遇到了比前夫更优秀的男人,对她很好。她现在又结婚了,很幸福。她还说,谢谢我当时对她的安慰。

  其实,我并不是一个情商很高的人,以前说话恣意又毒舌——要是有人对我说:“我失恋了。”我一般会对他说:“那你去死吧,死了就不会伤心了。”

  所以,我愿意真诚地安慰那个朋友,是因为我真的关心她。

  只有当一个人真的关心另一个人的时候,才会对她的痛苦感同身受,才会去体会她的处境,同情她的难过,认真思考要用怎样的态度和方式去安慰她,谨慎揣测要说怎样的话才能令她振作起来。

  于是我发现,有时候你会不会说话这件事,其实和你的口才好不好并没有太大关系,和你的情商高不高也没有太大关系。

  当你对你的谈话对象怀有一颗慈悲心的时候,你就会给予最温柔、最恰当的安慰。这是因为,你舍不得让她因为你在言语上的任何失误,感受到一点点儿的不开心。

  可是,更多的时候,大家需要面对的可能是自己并不那么关心的人。面对我们不很在乎的人,我们要怎样通过语言,向对方做出更恰当的安慰呢?

  我向大家推荐一种方法,它非常管用。那就是:当你听到别人问话的时候,不要急于用直觉去回答。你不妨想象一下,你就是对方,你才是说出这句话的人——你想一下,自己想得到怎样的回答?

  当你站在对方的立场想这个问题的时候,你会更富有同情心,更懂得对方。

  比如,有个客户对我说:西西,我下周要回福州,你要不要和我出来吃顿饭?

  我内心的直觉是:我们有这么熟吗?这种小合作,有必要出来吃饭吗?

  如果按照直觉,我就会这样回答:不好,我不喜欢跟陌生人吃饭。

  然而,当我想象自己是说话的那个人,如果是我要去某个城市,一番热情想约某个朋友,结果却遭遇对方的冷漠脸,如果对方也跟我说“我并不想和你吃饭”,我会感到多尴尬和难过呢。

  于是,我换了一种我觉得对方能更好地接受的回答:最近刚好时间不巧,我正在忙于某事,下回我请你吧。

  如果再有朋友对我说她失恋了,我不会那么简单、粗暴、任性地回答了——我会停下来好好想一下:自己失恋的时候,是一种怎样的心情,需要被怎样对待,想得到别人怎样的安慰?

  是我开始变得虚伪了吗?不。我只是开始意识到,我真不应该将连自己也不想听的话说出来,给一个对自己并没有恶意的人听。

  当你试着去理解对方的处境,对方的情绪,比如喜悦、愤怒;当你在谈话中能够做到富有同情心、设身处地,能够顾及别人的情绪和感受,你说的话就会越来越委婉动人——因为真正的会说话,源于聪明的善良。

7.学会好好说话

  一个叫晢晢的网友问我:“朋友说我说话不温柔,我怎样才能成为一个说话温柔的人呢?”

  我当时回答她:“你可以模仿韩剧、日剧里温柔的女主角的说话方式,不过,我觉得不需要太刻意伪装和扭曲自己的个性,那样做会很累。”

  我也是个说话不温柔的人,平时用的是直率又任性的说话方式,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当然,也有人愿意和说话不温柔的我聊天。

  因为这世界上有人喜欢温柔、委婉的语言,就有人喜欢简单、直接,不拐弯抹角的语言;所以,我们不需要为某一个人的意见去东施效颦,故意做什么改变。

  然而,在说话上,仍然有一些值得我们去认识和执行的通用法则。做一个说话温柔的人,不仅仅要表现在语气、神情、措辞上,更要表现在话题的选择上。

  在这里,我总结了一些观点,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一、和朋友聊天像扫雷,要努力回避对方的雷区

  我虽然毒舌,但是有一种话我从来不会说,就是那些真正会伤及对方自尊心的话。

  比如,有一个朋友,她结婚好几年了,却没有生孩子。大家每次聚会时,每当听到有人催她抓紧时间造人之类的话题,看到她不想回答又不得不强颜欢笑的样子,我都会非常不安,因为我感觉这个话题会伤害到她。

  估计是这个原因,她以后很少来参加聚会了。

  前一段时间,我们又聚会,知道她要来,我特地交代一起去的同伴:拜托你们,不要在她面前再提生孩子的事了。

  结果,吃饭的时候,还是有人问她:“你打算什么时候生孩子?”

  我不知道这种喜欢“哪壶不开提哪壶”的说话风格,到底是蠢还是故意使坏。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些永远不想被别人触及的话题——你想想,如果别人总说伤你自尊心的话,你会是什么样的感受呢?

  如果你胖,你想不想听到别人天天问你:“咋不减肥呢?”如果你丑,你要不要听别人整天问你:“干吗不整容呢?”每个人都有弱点,将心比心,我们要对别人的弱点有悲悯之心。

  和朋友聊天的时候,涉及对方自身状况和经历的话题,要特别注意。

  比如,我从来不会问一个男人的工资,不会问一个胖子的体重,不会问一个大龄青年有没有对象。除非他们自己主动而愉快地提起,才表示这个“雷”已经扫掉了,否则永远不去碰这个话题。

  这些话题还包括对方的年龄、身高、收入、学历、职业、公司状况、父母、孩子等私人话题,在聊天的时候要特别小心,如果对方不主动说,就不要问。

  如果看到对方被别人问到这类问题时,只要他表现出不想回答或勉强的样子,你就要知道这里有“雷”,以后要远远地绕开这个“雷区”。

  是的,说话温柔就是要学会了解对方不想聊什么,就不去聊什么。

  二、不要轻易去指导和关心别人

  这也是我会犯的毛病。有时候,你纯属好心地帮助对方,对别人来说却是一种冒犯。不要好为人师,大家能理解,但是,为什么不能轻易关心别人呢?

  我之前在一篇文章里提过,关心,大多数时候是由上而下,由强对弱的,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姿势。

  比如,你想关心别人的进步,自己虽不是功成名就,也要事业有成吧;你想关心别人的学习,自己不好意思不学无术吧;你想关心别人的幸福,自己应该家庭美满吧。

  所以,你关心别人的时候,已经是在提醒对方:在某方面,你不行,而我比你强。

  如果你们关系很好,或者你真的比他强很多,那还好。但是,如果你自己明明也不咋样,还来强行关心和指点别人的人生,对方的心里会是很不高兴的:你还来关心我?就你,我觉得我比你还强呢!

  有一次,朋友说:“我最近晒黑了。”

  听后,我就认真地说:“你要擦防晒霜啊!你是不是防晒霜用得不够多?一定要记得天天擦。”

  结果,冷不防朋友就不高兴了。当时我不太理解:我这不是关心你吗?

  有一天,有人也这么强行关心我,长篇累牍地试图说服我:你应该改善某些方面的做法,这样对你会更好……

  我听了,心里有些不高兴,因为他的意思是:我这方面很糟,需要被关心。但我却只能耐着性子对他说:这些道理我都知道,我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这样更舒服。

  于是,我终于理解了,那位被我关心的朋友当时之所以不高兴,一定是因为她觉得我是在“暗指”她皮肤太黑,或者保养做得不好。

  后来,无论别人在朋友圈抱怨什么,只要他们不是主动来跟我寻找安慰,我顶多只发个拥抱的表情,不敢有多余的关心。

  不要随便去指导和关心别人,特别是在面对弱对强的情况下。如果你们是平等关系,或者你真比对方强,也要少关心对方,除非那个人让你不惜冒犯他。

  三、不要总是将你的好消息告诉朋友

  不要总是将你的好消息告诉朋友,特别是在人无我有的情况下,除非你很确定,对方会因为你的好消息而高兴。否则,你升职、加薪、中奖的各种好消息,对方听到了,可能并不会像你想象中那么高兴。

  比如,有个女作者说,她找了一份很好的工作,然后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她的朋友,结果对方表现得很生气。后来,她的一位朋友找了很优秀的男朋友,并且特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她,而作为剩女的她,反应也是非常不开心。

  有些朋友就是这样。她们也不是不喜欢你,比如当她们听到你过得不好的时候,也会主动伸出援手,同情你,帮助你。但是,当她们知道你过得比她们好的时候,却不会那么高兴。

  同性好友之间,是相爱相杀的。如果两个人的水准差不多,就会发生一边彼此欣赏,一边互相竞争的状况。

  所以,当你知道对方没有房子,就不要告诉她你买了第三套房子;你知道她没有男朋友,就不要告诉她你有多受欢迎;她一个名牌包包都没有,你就不要告诉她你已经买了三个……

  忍住不去告诉别人一个好消息,要比忍住不去告诉别人一个坏消息更难,那就至少克制自己少说一些好消息,或者说一个好消息的时候也搭配一个坏消息,这样就会显得你不那么讨厌。

  我觉得,这就是温柔的说话吧。

8.别输在“懒于说话”上

  我有“电话恐惧症”,从电话铃响起的瞬间开始,我就会莫明地焦虑。

  虽然我会掩饰这种焦虑情绪,但是接电话的时候,潜意识里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拜托,快点把事情说完,好让我挂掉电话。

  这个想法,必定会通过态度、语气、措辞传导给对方。所以,我是个电话聊天杀手,即使很会聊天的人都能被我逼至冷场。

  唯一的一次例外是,朋友介绍了一位新朋友给我认识,这位新朋友第一次打电话给我,我们居然在电话里愉快地聊了一个小时。

  熟悉以后,我忍不住问他:“我想你一定是掌握了某种聊天技巧。与初识的人聊天,如何保持良好的聊天氛围和节奏呢?”

  结果,他很坦诚地告诉我:“打电话给你之前,我是做好了功课的。我事先画了一张树形图,准备了你可能感兴趣的话题,然后再设想我提出每个问题后,你可能会给出哪几种回答。根据预想,我会再去想下一步要说什么……”

  我大吃一惊,连忙问:“万一我的回答不是你设想的那几种,你进一步会怎么说?”

  “这种情况肯定会出现,但重点不在于我要不要把事先设计好的话题说完,重要的是,双方能保持愉快的聊天节奏。如果你的话题不是我设想的,但是聊天氛围很好,也就不重要了。如果聊天陷入冷场,我就会见机行事,随时把聊天内容带回到原先计划好的话题里。”

  我哇的惊叹了一声,又问:“你计划好的话题里,通常会有哪些内容?”

  “特别的开场白。事先准备好几个可以深聊的话题,如果察觉对方不感兴趣,马上换备用话题。隔几分钟要讲一个段子,还有,如何完美地结束聊天。”

  我突然想起来,怪不得我觉得他每次说段子时会那么自然、有趣、恰到好处,原来,这些是事先“彩排”好的。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要嗤之以鼻:这不就是套路吗?

  我想说的是:有时候,套路也是一种付出。所有不用套路的人,并不完全是因为真诚,很可能是因为懒。

  所谓口才不好,不会聊天的人,其实无关天分,全是因为懒——他们懒得学习,懒得思考,懒得准备话题,懒得照顾聊天对象的感受。

  当然,也有许多人想让口才变好,但是大多数人弄错了努力的方向。

  每个人只想走捷径,以为多看几篇文章,掌握一些秘诀,比如去研究一下乔布斯的演讲技巧,就能像乔布斯一样拥有好口才——不不不,乔布斯之所以很会演讲的秘密只有一个:他比我们勤奋太多。

  有一次,乔布斯要准备苹果公司的演讲,他的合伙人来看他。因为合伙人一直听别人说他是个工作狂,就想看一看他会不会把演讲稿练习一百次。

  结果,那几天里,乔布斯都在练习演讲稿,足足练了三百次,每一次都会修正细节。

  是的,我们的口才和乔布斯之间的差距,是千千万万个三百次。

  有时候,要学好聊天技巧,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难,只要你足够重视,再付出足够的努力就可以了。

  如果每次能在聊天之前做好足够的准备,且将这样的聊天准备练习一百次,你的沟通水平一定会有质的飞跃。到后来你就会发现,自己不用事先做那么多准备也能游刃有余了。

9.人人都有表达欲

  有个网友找我聊天,他第一次私信我,发了七百多字,内容包括他对我的一篇文章的看法,他喜欢的女生,他的喜好和计划。

  我就其中的一个问题说了一两句,结果,他又啪啪啪地打了几千字过来,包括他成长的经历,他在心理学方面的见解,还有他与两个女生交往的过程。

  他最后问我:“不知道为什么,我每次加了女生微信,聊一段时间后,她们最后都会删除我。”

  我忍不住想告诉他:“你最大的问题,就是话太多。”

  有一些人自恃见识广、口才好,或者太急于展示自己的才华和令对方接纳自己,就会忍不住犯“话太多”的毛病,不管不顾地说一大通。

  人们有时候会误以为,只要我们把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告诉对方,对方就能与你快速地建立起某种联系。

  然而,大家却没有想过,对于一个初识的人来说,你的经历,其实对方并不会觉得有想象中那么有趣——你的内心世界,对一个陌生人而言,也不会有多么动人。

  当对方还没有决定要不要和你做朋友时,你就迫不及待地剖开自己,这种态度其实很吓人。抛开交情深浅的问题不谈,一个人老是不停地说,完全不给聊天对象说话的机会,是一种不太会聊天的行为。

  这就好像KTV里的麦霸,总是独自霸占麦克风。我们知道,不管自己的歌声有多动人,也不能总是抢麦唱,而要适当地压抑自己的表现欲——我们有听别人唱歌、为别人喝彩的义务。

  聊天也是这个道理。有时候,会听比会说更重要。

  会说,你觉得你说得过像郭德纲这样的人吗?也许你只是在自嗨,对方也很可能只是在礼貌性地捧你的场。会听,则是一种服务,是在帮助聊天对象寻找他的G点。

  可能有的人会说:“本来我就是主动方,如果我还不去多找话题来说,还不努力多说点,就会冷场。”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适时地给对方“递话”,引导对方说出他想说的话。

  举个例子,比如,对方说:“我上次发现,华林路有一家很好的餐厅。”

  结果,你这样回答:“福州好吃的餐厅很多啊,比如通湖路的那家……”

  不好意思,你这就算是“抢麦”了。也许,你很想借这个机会展示你的博识,但是,对方想向你描述一下那家餐厅的机会却被你无情地抢走了。你说,对方会高兴吗?

  所以,正确的回答应该是:“是吗?快说说,它怎么好了?”这样就会鼓励对方把她想说的话说完。

  而当对方不主动提出任何一个话题时,如何把“麦”递过去呢?这就需要你去猜测,对方会比较愿意谈论哪些话题。因为现在有朋友圈,所以让这件事变得非常方便。

  比如,如果对方刚晒了一些去迪拜游玩的照片,一定不会拒绝和你聊聊旅行的一些趣事;如果对方刚晒了一只新包包的照片,一定不会拒绝和你聊聊选包的经验……

  有一天,我加了一个新朋友,看了一下她的朋友圈,然后就问她:“为什么你能把照片拍得那么文艺、清新?”

  于是,她认真地向我介绍了一款很小众的拍照软件,并指导我如何使用它。我马上下载了这款软件,经过试用后发现它果然很棒。过后,我很高兴,她也很满足。

  一场愉快的聊天,双方应该都有相对均衡的表现机会。

  如果你总是“抢麦”,把聊天变成你一个人的“脱口秀”,对方肯定就不爱跟你聊了。聊天的乐趣在于互动,你讲得再好,讲得过说评书和相声的人吗?如果对方光是为了听别人说,人家还不如直接去听电台呢。

  无论是在KTV唱歌,还是家常聊天,或是在聚会上,一个人都不能只管自己爽了,还要学会照顾别人的情绪。从某种程度上讲,你要有奉献和服务的精神。

  当然,这项只适用于初识的朋友。交情深的人可以排除在外,因为你们已建立起彼此熟悉的聊天模式,比如有些朋友在一起就喜欢一个做逗哏,一个做捧哏。

10.批评是一种善意的关怀

  在做出批评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白一点:批评的本质是一种善意的关怀,是为了帮助对方改善、进步,让彼此能和谐相处、合作愉快而做出的真诚表达。

  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帮助你学会如何恰当又温和地批评别人。

  对于那些我们真正讨厌的人,反而是不能轻易去批评的,因为谁也没有义务去教育人。

  有段时间,朋友在做《新生活》的编辑,那段时间,我给她写了不少稿件。某天,我投了一篇刚刚写好的文章给她。她看完之后,用那种发现新大陆一般又惊又喜的语气喊道:“天哪,鲁西西,这篇文章真的是你写的吗?”

  我被她这么一问,便想当然地以为她又要表扬我,就充满期待地问:“怎么?是不是写得太好了?”

  她也真的是在表扬我:“是。这一次你写的文章,错别字居然这么少,简直不像你写的!”

  我的文章常常会出现错别字,但奇怪的是,我给那么多杂志投稿,从来没有被一个编辑指出来过,唯独这一次是个例外。

  我被她这么一说,大笑一声,连忙回头检查自己的原稿,的确发现错字连篇。从那以后,我才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虽然我依旧无法避免粗心大意的毛病,还是写错别字,但是至少每次写完文章我都会检查一遍,尽量给编辑减少麻烦。

  编辑用善意的“批评”点醒了我,让我愉快地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这种批评方式,既机智又巧妙。

  当朋友有一项显著的缺点,我们很想提醒他,又担心会让他不高兴的时候,就可以试着这样对他说:

  “你今天表现得太好了,终于没有迟到!”

  “这道菜你做得太棒了,盐放得比以前少多了。”

  “你今天的妆容,看起来比平时干净。”

  相反,不能这样简单粗暴地说:

  “你这个人怎么总是迟到。”

  “你做菜老是放这么多盐。”

  “你的妆容一直很邋遢。”

  虽然这些话传达了同样的意思,但前者更容易让人接受。

  蒋晓云在小说《掉伞天》里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对小夫妻,丈夫嫌妻子把牛肉做得太老,妻子一怒之下把牛肉倒掉了。于是,两口子你一言我一语,开始吵起架来。然后,战火升级,妻子砸盆摔碗,一发不可收拾。

  紧要关头,丈夫先放下争端,站在盛怒的妻子跟前,低头做祷告状:感谢我贤惠的妻,赐给我丰盛的晚饭,除了买菜、洗菜、切菜、做饭、洗碗之外,一概都不用我操心……

  前一秒还一脸杀气的妻子,闻言顿时忍俊不禁。

  其实,丈夫的意思是:你也就做了顿晚饭,大部分活都是我干的!但如果直接这样说的话,两人肯定还会吵下去。好就好在,丈夫用幽默、温和的话语既申诉了自己的辛苦,又让妻子瞬间消气了。

  在工作中,我也会碰到不愉快的事。比如,负责业务的同事总是站在客户利益的角度,一直与我讨价还价。有时候纠缠得时间长了,我会很不高兴,于是很想问问他们:你们到底是不是客户派来的“卧底”?

  但是,有时候我们产生了分歧,只是因为每个人选择的角度不同,并不是谁对谁错。

  所以,在提出批评之前,我会学着站在对方的角度替对方开脱一下:“嗯,我知道这个客户实在很难搞定,难为你要天天面对他,如果是我,肯定已经疯掉了。不过,我们还是要保持底线,坚持原则,不能让他得寸进尺……”

  就这样,我会把批评的枪口稍微偏移一厘米,不直接对准同事。因为你将心比心地去想一想,就会明白大家都不容易。

  还有,发生争执的时候,大家通常会直接指出对方的缺点。比如,你说我粗心大意、情商低,我说你冷漠又自私,大家越说会越生气。

  我们可以换一种句式,比如:“你这个人,粗心大意得像爱因斯坦一样……”“你这个人,情商低得像乔布斯一样。”“你这个人,冷漠、自私得像毕加索一样。”

  你这样说,对方会不会生气呢?你把他与伟大的爱因斯坦、乔布斯、毕加索放在一起比较,他肯定来不及考虑到底该生气,还是该高兴。

  而在这样奇怪的类比句中,你会逐渐意识到,即使是名人和伟人,也无法避免性格、人品、生活习惯上的缺点。所以,你为什么会要求一个凡人没有缺点呢?

  改变世界的,从来不是十全十美的人。再多的缺点,也掩盖不了爱因斯坦、毕加索、乔布斯身上的光芒——这些了不起的人物,不是没有缺点,而是将自身的某项优点发挥到了极致。

  所以,你认为一个人有必要改掉所有的缺点,变成一个完美的人吗?绝对没有必要。

  我们学习如何批评别人,最重要的不是学会怎样有技巧地批评对方,而是对别人不影响大局和原则的缺点学会包容。

11.看到这个原因,再也不敢抱怨了

  那时,我的QQ好友里有位美女作家,因为写作,我们偶尔有一些交集。她对我很客气,但那种客气里透着明显的距离感和高冷。

  有一天我上QQ,她突然一反常态,热情地问我:“亲爱的,好久不见了,最近还好吗?我一直想问候你,却不敢轻易给你留言,怕打扰到你的写作……”

  她超低姿态的寒暄,令我当时有点蒙,但还是很高兴地回复了她。

  她很快话锋一转:“我上次在杂志的封面上看到你的照片,拍得好有气质。我这里有一对银镯子,非常配你照片上的那件毛衣,你留个地址,我给你寄过去,千万不要拒绝我噢!”

  这时候,我才意识到不对劲:“什么?我的照片没有上杂志,你是不是认错人了?”

  马上没了动静,估计她去查看聊天记录,然后,她的热情也骤降下来:“原来是我搞错了,我把你误会成安妮宝贝了,你今天的QQ名、头像和她一模一样。”

  原来,我那天刚好把QQ网名改成BABY,头像换成一个梳冲天炮发型的小孩子。这个无心之举,却不小心和安妮宝贝撞了“脸”,产生了这么个大乌龙。

  这个误会,令我意识到一件事:我和一个成功的作家,所感受到的同一个世界,即使是对同一个对象的观点一致,她对我们两个人的态度也是截然不同的。

  后来,我把这次经历讲给一位大学生听了,因为他在向我抱怨:这个世界不是他想象的样子。

  我对他说:“世界是什么样子,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你自身的状况。如果你觉得世界不够好,那就去改变自己;当你变得足够好的时候,你面对的世界,会因为你的好而改变。”

  用这个逻辑分析一下,就非常好理解为什么在同一个话题下,大家会产生那么大的分歧。因为,每个人都在认真描述他所经历和感受到的世界。

  就像同一辆汽车,有人说,这汽车很贵;有人说,这汽车很便宜。其实,他们都没有说错,他们只是出于自身的经济水平对汽车进行的判断不同而已。

  一个人看待问题的方式,根本无法脱离他自身的状况,比如环境、经历、见识等。所以,我们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对外界的看法就行了。

  比如,两位新同事在讨论一位老同事,其中一个人说MM姐很高冷,另一个人说MM姐很友善——好了,你们不用再说了,我已经知道MM姐对你们两个人的看法了。因为,人和人之间的看法基本是“信息对称”的。

  一个人老是说,他的老板对他有多苛刻——这是不是也从侧面反映出他的工作能力不行?做老板的肯定不傻,我不相信,你够好,他会对你不好;不然,就是因为你没什么利用价值。

  经常有作者抱怨说发稿太难,因为编辑总喜欢用熟人的文章。其实,编辑这也是在向写作新手暗示:你们的写作水平不怎么样。

  当一个人总觉得他遇到的都是冷漠的陌生人,甚至觉得满世界都是坏人时,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他颜值太低;二是他情商太低——自身的不足,导致他不容易获得友善。

  喜欢讲相亲对象是极品的人,其实意味着他也是极品。因为介绍人大多粗略评估过双方的水准,才会把他认为“配”的两个人拉到一起。

  所以,你的经济基础、颜值、智商、情商、能力、才华等一切状况,正在与这个世界互为影响着。

  你说世界很糟糕,那是因为你很low。一个总吐槽全世界的人不值得打交道,而总是表达负面情绪的人,他在现实中的处境肯定不会有多好。

  所以,有时候我们不抱怨,是为了掩饰自己吗?

  不,是为自己藏拙。

12.我们是怎样把天聊“死”的

  亦舒说,她的朋友高宝树在路上偶遇一个熟人,跟对方客气道:“有空来坐坐,不过我家地方狭窄,请不要见怪……”

  这种讲法只是中国人的习惯,因为我们喜欢把自己的东西形容得低微卑贱,以示谦逊。例如,有些人管自己的房子叫“寒舍”,老婆叫“拙荆”,孩子叫“犬子”……就算住的是豪宅,也不会说:“我家房子又大又豪华,你有空来坐坐。”

  但是,高女士万万没想到,那个熟人竟然当真了,她当即开始关心高女士的居所:“小?有多少平方米?现在有一些便宜的大房子,你可以去供一层的。”

  高女士闻言,差点没晕倒。

  有时候,我们把天聊“死”的原因是,两个人思想的维度完全不在一条线上,从而导致了鸡同鸭讲。

  我也遇到过这种情况。有一次,有人问我的兴趣爱好是什么,我回答:“看书。”他连忙说:“我年轻的时候也热爱文学,我最喜欢的就是鲁迅了,我还记得他写的《背影》……”

  听了这番话,我当时很是尴尬,连忙将话题转移到其他地方去了。

  还有,我认识一个网友,他明明是个小职员,可是他每次在写文章或者和别人交谈的时候,提起他也算是比较普通的老婆,言必称“我夫人”。

  每次,看他“我夫人长”“我夫人短”的,我都好想对他说:“拜托,别这样叫好吗?听着怪硌硬的。”

  一个普通人把老婆称为夫人,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对旁人说:你来我的豪宅坐坐,尝尝我夫人做的盛宴……这样,太不谦虚了!

  所以,我们有空还是要多读书。读书,虽然未必会让自己变得巧舌如簧、妙语连珠,至少不会让自己在言谈中出丑,闹太大的笑话。

  有一次,我去一位朋友那里做客,碰到一个爱嘚瑟的女人。其间,她问大家:“我有一个堂妹没找到对象,大家有没有合适的男青年可以介绍给她?”

  我便接过话题:“我认识一个适龄男青年,是本地人。”

  她兴致勃勃地问:“本地人,有房吗?有几套?”

  我回答:“两套吧。”

  然后,她露出不屑的表情:“才两套呀,这么少!我认识一个男人,家里有三栋别墅呢。”

  我有点无语,只能说:“那很好啊!”

  我当下心想:既然你认识有三栋别墅的男人,就去给你的堂妹介绍呗,干吗还叫大家介绍呢?

  过了一会儿,大家聊起别的话题。

  然后,我很快发现,不管别人说起什么,这个女人马上就会大说一通。例如,有人说某单位福利很好,她就说:“我认识的某某某,人家单位的福利那才叫好,上次过春节时……”然后,她就会长篇大论地说分了什么东西。

  甚至,有人称赞主人做的鱼不错的时候,她也有话要讲:“你们没吃过我老公做的鱼,比这好吃十倍……”

  这个女人,说话犯了一个毛病:太爱逞强,说什么都想要赢别人。而且,她还不是用自己,而是拿她的亲朋好友,甚至关系远到只是认识的人来压你。

  这样说话,次数一多,估计别人就不想和她聊任何话题了。

  我们永远要记住,聊天不是为了赢——要放弃这种方式所带来的无谓而虚幻的快乐。有时候,在聊天中不妨稍微认输和示弱——甘拜下风,我们才有机会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赢。

  还有一些人,别人和她聊不下去的原因,不是因为她没有文化、见识短;而是她聊天的时候只关注自己,不管别人在聊什么话题,她最终都能扯到自己的生活琐事上。

  例如,有人问:附近有什么好吃的餐馆?

  本来这是一个很好的话题,结果她马上又扯到自己身上:“好吃的太多了。我老公昨天晚上给我买了酱猪手,我早都说了,我这么胖叫他不要再买这样的食物,他非要买,还说我不胖……”

  你这样讲话,叫别人怎么接话茬?巴巴地是让别人夸你:“你确实很苗条。”

  然后,她聊兴愈增:“哎呀,怎么不胖了,你看我这胳膊上的肉,你看我这腰上的肉。”边说还边撩衣服给你看。

  她就这样兴高采烈、手舞足蹈,不停地向所有人展示着自己的生活细节,不放过任何鸡毛蒜皮的事。

  如果她遇到关系好的朋友,讲一点生活细节也不是不可以。但遇到一群关系不亲密的人,还执意把自己的琐事说个没完,别人听了,估计要打哈欠了:你都做了一整晚的女主角,还霸着舞台不放呢!

  有时候,我们并不需要学会多少聊天技巧,也不需要懂得多少话题——你只要多关心一下别人,对别人说的话表现出一定的兴趣、共鸣,你就已经是一个不错的聊天对象了。

13.不疯狂不成活

  今天是端午节,微信消息提示音取代了短信提示音,在手机上此起彼伏。

  我不知道大家是如何处理微信上收到的群发祝福的,我一贯的方式是对群发消息不回复。因为我不确定,这条消息到底是不是发给我的,我的回应会不会显得自作多情。

  还有,我还带着一种侥幸心理:群发的信息,一定有很多人会回复,我一个人不回复,也不会被发现吧?

  掩耳盗铃的做法,呵呵!

  每个人第一次知道微信有群发功能,都是因为收到那条测试好友是否删除你的消息吧?

  这个功能我从来没有使用过。虽然我是个好奇心很强的人,可是我不想知道有没有人删除我,删除我的人都是谁,以及他们在微信上删除我的原因。

  我觉得使用这个功能去测试有没有人删除自己,难免会令人失望。没有测出来,会对这个动作失望。测出来的话,又要对朋友失望。何必自寻烦恼呢?

  有些事是不需要知道的好,因为知道了对你的人生、你的心情根本毫无助益。为什么要知道对方怎么看待你,为什么要知道你在对方心目中的位置——他又不是你告白的对象。

  有一天,有位朋友在朋友圈问:如果发现别人把你屏蔽了,你会怎么做?

  我回答:无所谓。

  我屏不屏蔽别人,不取决于他要不要看我,而取决于我要不要看他。他不想看我,自然有不想看我的理由;他不想让我看,自然有不想让我看的原因。我不需要知道。

  我对屏蔽这件事持开放的态度,我不会因为被屏蔽或删除了,就觉得自己的人格受到了侮辱。

  对我而言,朋友圈就是一个通信工具。如果你不介意别人的手机通信录里有没有存你的名字,你为什么要介意你有没有在对方的朋友圈呢?只要你们有联系的理由,又何必拘泥于形式?

  后来,我发现很多人根本不是这样想的。一个朋友对我说,她的朋友愤愤不平地质问过她:我们关系这么好,你为什么不给我的朋友圈点赞?为什么不给我回复?

  我才发现有人以点赞和回复频率来衡量彼此的关系,会因为一条信息无人理会而影响心情。

  还有一个做微商的朋友对我说,做微商好寂寞啊,因为发那么多信息,从来没有一条回复和一个赞。听完之后,我好想发明个点赞机,可以一键安抚所有在朋友圈里寂寞等赞的人。

  于是,当有时间的时候,我会刷一下朋友圈并且一赞到底。如果一个赞就能让大家得到快乐和安慰,真的不过是举手之劳。结果有好几次,我赞错了——人家明明在说一件悲伤的事,我给了不合时宜的赞,就好像在幸灾乐祸。

  当我的朋友圈人数超过500人后,我放弃了每天刷朋友圈的习惯。于是,我在朋友圈发了一条通告信息:朋友圈人数众多,每天刷不完的海量信息,无法一一点赞、评论、祝福,招呼不周,请各位见谅。

  这是为避免没有被我赞过和评论的朋友诸多猜测,怀疑我屏蔽他或鄙视他。真不是啊——事实上,每天照顾诸位友人发的一条信息,要考虑没话找话说点什么是一件非常烧脑的事啊!

  我非常愿意相信,你们不回复我的原因:1.因为忙;2.刷漏了,没看到;3.对本条信息不知道应该说什么好;4.好吧,就算真的只是觉得我对你不重要,也没关系啊!

14.“劝合不劝分”的沟通法

  我曾经一厢情愿地以为,如果好友碰到渣男,作为好朋友理应仗义执言、当头棒喝,让对方在盲目的爱情里迷途知返。

  N年前,我有一个闺密,关系好到同一个碗里吃饭,同一张床上睡觉。直到有一天,她找了个男朋友,情况才有所改变。

  她的男朋友是个渣男,关于他的种种劣迹,都是她亲口告诉我的。比如,男朋友和她在一起的时候,毫不隐瞒自己正立志傍上富婆,而且某段时间还真让他傍到了一个。

  这渣男傍到富婆的那一刻,就得意忘形地对女友说:“亲爱的,我还是很爱你的,但是为了钱暂时需要跟另一个女人在一起,你先委屈一下,等我骗到钱,再回来和你在一起。”

  女友就这样被渣男甩了,哭着把分手的过程告诉我。我理所当然地和女友同仇敌忾,一起痛骂渣男。

  令我大跌眼镜的是,不到一个月,女友又和渣男复合了。因为富婆也只不过是与渣男逢场作戏,不久他就被富婆甩了,于是回来找女友。

  女友居然不假思索地重回这个渣男的怀抱,这让我无比气愤。尔后,每一天我都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地劝她分手:好马不吃回头草,何况他这种大坏草。你不要再和他在一起,这个伤害过你一次的人,一定会伤害你第二次……

  我的道理讲了一大箩筐,她只是唯唯诺诺。

  结果,女友一回头就将我说的话向渣男一一复述。女友并无恶意,可能她只不过想向渣男表忠心:哪怕万人阻挡,我对你的爱也永不投降。

  我的苦口婆心,根本没有令女友醒悟,反而得罪了渣男(虽然我也不会在意),导致他跑来对我说:如果我们俩分手,就是你搞的鬼。

  于是,我成了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两年后,他们最终还是分手了。女友伤痕累累地来到我这里,告诉我,渣男后来有多渣。

  是的,那是多么痛的醒悟,但那也必须是她自己选择要醒啊!

  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当一个女孩子选择和一个渣男在一起,她了解的他肯定比你多,她也未必没有对将来的伤害有所预料,然而她看到他所有的坏,仍要选择和他在一起。

  这只有两种原因。

  一种是她在爱河里双足深陷,她的理智克服不了情感——明知是一个不该爱的人,却情愿飞蛾扑火。

  如果她自己无法改变和说服自己,那么你劝也劝不了,你不用妄想自己能凭三寸不烂之舌改变和说服她——就像你无法阻挡一只正在扑火的飞蛾。

  另一种是,她明明知道他是渣男,可是她有虐恋情结,甚至就是个精神上的受虐者:她就爱付出,就爱当圣母,就爱在刀锋上跳舞,且愈痛愈快乐。

  那么,你有什么好劝的,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对她来讲,你所有的忠告不过是妨碍她享受做一个悲情戏的女主角而已。

  对于第一种,作为朋友的你只能默默等她自己省悟,在她下一次受伤的时候,再听她哭诉,再陪她同仇敌忾。

  而对于第二种,那要恭喜她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人啰。渣男配贱女,天生一对,只要他俩不分手,便是为民除害。

  如果一个女孩自愿与一个渣男长相厮守,无论你俩关系有多亲密,千万别急着发表意见——即使在你眼中,他有多坏多不堪,可她乐意和他在一起啊!

  这也只能说明,他一定有别人给不了她的,也是你看不到的东西。

  有句俗话叫“劝和不劝分”,其中真的蕴藏着很深刻的人生智慧。其中的“不劝分”,说的并不是恋爱的当事人就不能分手或是勉强在一起就真的很好,而是分手不是一件由一个旁观者去参与的事。

  有这样一句感慨的话: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即使讲了很多人生理论,也很难令一个坠入深渊的人,用最正确的方式去面对。那么,随他们去吧。

15.自私心理:强人所难不可取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半夜三更,一个朋友突然打来电话,语气急切地要求你立即赶往某个场所。

  不管那一刻你是不是在加班,还是感冒了正咳嗽,或者已经上床睡觉,你都无法拒绝这样突如其来的邀请,因为你有一千个不去的理由,对方就会有一万个让你去的理由。

  为了结束在电话里的纠缠,你只好违心地答应了。

  你百般不情愿地换好了衣服,顶着寒风出门。

  这种天气,在外面怎么都不如待在家里舒服,因为你是被友谊“绑架”去的——当时朋友说:“你今天不来,以后就不是我朋友了。”你负担不起这种背信弃义的罪名,只好硬着头皮去赴约。

  结果你打了车,绕了半座城赶过去一看,朋友并没有十万火急要你救的场——而他心急火燎地把你叫出来,是为了和一群半熟不熟的,正在悠悠地喝着小酒、吃着夜宵的人瞎侃。

  你才发现,他拼命地劝自己赶过来,并没有什么事,只不过是在一群人面前夸下了海口:“某某跟我关系很铁,我随便一个电话叫他来,他敢不给我面子?”

  他只不过需要你来证明:你是他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铁哥们儿”。 

  见你来了,众人起哄,让你自罚三杯。你把目光投向朋友,指望他为你解围,结果他起哄得比别人更带劲:“喝不喝,你还是不是我哥们儿?”

  你才发现,做他的朋友这么难,要经过一重又一重的考验。

  我知道,有些人对朋友的定义是:我叫你出来,天上下刀子你都要出来;我叫你喝酒,你带着病吃着药也得给我喝……这样才够朋友。

  我始终不能理解这种江湖义气,然而,很多时候又会遇到这样“盛情难却”的事情。有一次,我甚至对一个朋友放了狠话:“以后再有这样的局,别叫我!”

  这个世界上,每个人对朋友的理解是不同的,有人会因为你不出来和他喝酒、玩耍,觉得你不够朋友;有人会因为你没给他面子,觉得你不够朋友;有人会因为你没给他点赞,觉得你不够朋友……

  而我对友谊的定义是,朋友至少不会总是强我所难。比如,不会在我不想出门的时候强迫我出门,而会因为天色已晚,雨天路滑劝我早点回家休息;不会因为我不想喝酒还强迫我喝,而会因为我不能喝酒劝我不要喝或少喝。

  真正的朋友,会体谅对方的为难之处,照顾对方的感受。

  明明知道对方最怕老婆,对方老婆也来了电话,说好了回家的时间,现在对方归心似箭,在频频看表时还要死死拉住:“不准走,今晚决战到天亮,谁先走谁就不是铁哥们儿。”

  我觉得,这种喜欢以友谊之名“绑架”朋友,让朋友左右为难来证明友谊真、关系铁的人,纯属无聊。

  这是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呼朋引伴的热闹氛围,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不醉不归,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晨昏颠倒——每个人的经济能力、身体状况、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都是不同的。

  有的人理所当然地要求别人,按照他自己的标准去跟他交朋友——你觉得别人要陪你跑马拉松,陪你夜夜笙歌才够朋友;那么,你还会不会觉得别人陪你赌博,做违法犯罪的事,才够朋友呢?

  我知道,做你的朋友其实很简单:只要我愿意为你做我不想做的事就行了。可是,做我的朋友更简单:只要你别逼我做我不想做的事就行了。

  那种动辄因为别人没有按照他的意愿行事,就觉得别人不够义气、不是朋友的人,我想,还是不做你的朋友比较轻松。

16.“找碴儿心理学”,害人又害己

  

  不知道你有没有玩过“大家来找茬”这个游戏,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找出一幅图中的所有错误。这十分考验眼力和定力,找出来,你就赢了。

  我有一个亲戚,是个热心且善良的老太太,可总是无法让人喜欢起来。

  她第一次上我家做客,一进门就指出家具的摆放不符合风水,鱼缸里鱼的数目不对,阳台上的花养得不够丰美……哪哪哪都不对,仿佛是领导亲自莅临检查。

  我并不当真,哼哼哈哈、客客气气地敷衍着她。

  午饭,我端上一盆水煮鱼。她又咋咋呼呼地开口说:“哎呀,水煮鱼里放了花椒,你不知道花椒致癌的呀!”

  因为一起坐下来吃饭的还有别的客人,我连忙解释道:“知道你们平常都不太吃麻辣,我今天放得特别少,偶尔吃一吃没有关系的。”

  她继续科普:“书上说花椒吃多了致癌,以后做菜千万别再放了。”

  “好。”我口是心非地应道。

  那盆水煮鱼,她一连吃了好几碗,一边吃还一边唠叨:“味道还是很不错的,就是以后别放花椒了。”

  临走向我告别的时候,她仍不忘记提醒我:“记住了,以后做菜别放花椒啊!”我啼笑皆非。

  其实我心里明白,她并不是真的多么介意花椒,她在乎的是她的正确性——在花椒这件事上,她是对的,我是错的。这令她在潜意识中获得某种智商上的优越感。

  也是这位老太太,在周末大清早打电话来,用毋庸置疑的语气命令我:“你要转告你妈,我最近看的一本书特别好,叫《××健康之道》,你快拿笔记下书名,一定要买。”

  “啊!好!”我嘴里应承着,但根本没去拿笔,那本书我也不会去买。我对家人说,她太好为人师了。

  于是,我从家人口中知道了她的不幸——她被丈夫抛弃,儿子在外地打工不回家,没有退休金,生活窘迫。

  有时候,最好为人师的往往不是成功者,而是失败者。他们比任何人更需要、更渴望抓住任何一个微小的正确,从而来证明自己——否定你不是为了否定你,而是因为这件事对她有不同的意义,能证明一点:我是对的。我比你懂,我比你聪明。我知识很渊博。

  倘若人生无法过得正确,只好在别人的错里寻找自己的对。这源于一个人内心深处的不安全感和自卑感。

  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人,无论你在谈什么,他们永远在泼冷水——他们热衷于对任何事物不假思索地否定。

  你说:某某升官了。她马上说:他那个职位,吃力不讨好,两头受气,坐上去有得受的噢。

  你说:某某找到对象了,看起来很幸福。她冷笑着说:秀恩爱,死得快。保证不出三个月,就会一拍两散。

  你说:我要搬新家了。她皱起眉头说:才装修几个月就搬进去,小心得白血病啊!

  听到这些“哲理”,你就知道,她已经把“大家来找茬”这个游戏带到现实生活中来玩了。

  事实上,可能是因为她很清楚:自己没法升职,只好让自己相信别人的升职不是好事;自己没法秀恩爱,只好相信别人会死得快;自己没法住新家,只好安慰他人新房子有污染。

  否定别人的人,潜意识是在安慰自己的嫉妒心。否定别人的那一刻,会让他产生自己很高明的错觉。习惯性地否定别人的人,已经无法从自己的人生和事实中寻找到自己的高明之处,只好通过别人的错误来抬高自己的高明之处。

  一个人能正视自己的嫉妒心是一件很难的事,说“我在嫉妒”似乎远比说“对不起”要难为情得多。当你急于纠正或否定别人的时候,先想想,这件事是不是不得不纠正别人——你是出于正义感、善意,还是源于内心的自卑和嫉妒。

  是真心觉得平淡是真,还是恨别人的荣华富贵;是真心相信有钱不一定幸福,还是因为自己对赚钱无能为力。如果是后者,你要勇于正视自己内心的自卑和嫉妒——与其让自己活在拼命否定别人而肯定自己的幻觉里,可笑地自欺欺人,不如去努力完善自己,追求更好更正确的人生。

  别在他人身上玩“找碴儿”,找到了你也不是赢家——不管你找出了别人多少处错误,也无法掩饰你的失败;不管你证明了别人有多愚蠢,也并不意味你不蠢。

  反之,如果遇到有人拼命地批评你、否定你,请不要生气,请用同情的眼光看着他:你是对自己的人生有多失望?是有多自卑,才需要拼命用别人的错来证明自己?

17.当有人总是索取赞美

  朋友告诉我,她的一些女友总是喜欢在她面前诉一些无关痛痒的苦。

  例如,明明住着140平方米豪宅的女友,偏偏还要不断地在她面前抱怨:“我家的房子好小啊,住着一点儿都不舒服……”

  朋友和母亲还租住在亲友家50平方米的小一居,虽然她听得心痛欲碎,还得咽下口水,安慰对方:“140平方米不小了好不好,你们家才两个人,住这么大的房子多宽敞。”

  再如,一位工作稳定、身家百万的女友,在她面前不断叹息:“哎呀,我真的好穷啊,每个月的工资就这么一点儿……”

  朋友还得一次次去反驳:“你们家已经很有钱了,房子有那么多套,收房租都收不过来,还在乎工资?”

  我一听,摇头道:“这哪里是诉苦啊,明明是赤裸裸地炫耀嘛!”

  我身边也有这样的女生。比如,她明明已经很瘦了,还说要去减肥。我反驳她:“你已经很苗条了,减什么肥呀!”

  她们的“抱怨”是固定的,她们笃定,答案也是在她们的意料之中。

  她们喜欢且需要别人的赞美、肯定或反驳,以此想让自己更快乐、自信。所以,她们就会一次一次地“抛砖引玉”。

  人在得意忘形的时候,往往恨不能把幸福昭告全天下,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有些人喜欢把类似的炫耀天天挂在嘴边,见你一次说一次,说得你耳朵都长茧了,你还要一次一次配合演戏似的恭维她。

  这样索取赞美,显得不厚道。

  于是,我跟朋友开玩笑说:“那么,下一次她再在你面前说她家房子小,你要是忍不住了,就顺着她说:‘是的,你家房子真是小。我认识一位跟你老公做一样生意的朋友,人家都住进别墅了。你说,你混到现在,也就混了个四室一厅,快努力吧!’”

  过了几天,朋友笑嘻嘻地打电话告诉我:“我那姐妹,哈哈,我一说她家房子的确很小,她大吃一惊,望了望我,马上闭口不言,再也不跟我提房子的事了。以前,我反驳说她家的房子不小,她还要找种种理由论证房子怎么怎么小,我们至少还要争论20分钟。”

  朋友太坏了,我没想到她真的跑去跟对方这么讲。

  好吧,以此类推。

  “你没有钱?对,你是没有钱,虽然你家产多,不过你若不懂自力更生,很快就会坐吃山空。”

  “你要减肥?是的,你这种只希望靠外在美‘锁’住男人的女人,一旦肥起来,后果不堪设想。”

  “你男朋友天天给你买零食吃是对你好?他想套牢你才是真的,等把你养得又肥又丑,没人要了,好满足他虚弱的安全感。”

  当然,话不能这么说,在心里想想就好了。我们还是要懂得: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你只是不会表达

你只是不会表达

情商高就是会说话,会沟通就是情商高。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智者说话,是因为他们有话要说;愚者说话,则是因为他们想说。不说话,是你*的长处,不听人说话,却可能是你的致命伤。一、人性:痛苦才是快乐的源泉。因此,当你感觉痛苦时,请安静地享受它,因为这只不过是快乐要来的前奏。你拥有的*重要的奢侈品,不是那些物质,不是那些名牌衣服,不是十万块的包包,不是百万豪车,不是千万别墅,而是你的脸,你的手,你的身体,还有你的心。二、职场:在将一件又一件小事做到*好的过程中,你会慢慢成长和强大,你会成为一个你想成为的你,一个你喜欢的你。当你身上散发着认真、坚持、努力、乐观的气息,你会因此充实而快乐,并且还会成为你的孩子的骄傲与榜样。三、沟通:当你想要得到别人帮助的时候,要先去考虑如何能帮到别人,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能做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有时候也是一种体贴的风度——因为有一种恶意的关心,是关注和提醒别人的失意。能使别人快乐,才是人生*重要的能力。

其它| 鲁西西

小说详情

相关内容推荐

猜你喜欢